- 投訴電話:0551-63612320
官方微博
-
微信公眾號
24H服務熱線:13637093768(俞經理)
電話:0551-63633996
傳真:0551-63639277
投訴電話:0551-63612320
企業郵箱:huafangjl@163.com
公司網址:www.www.rlvanoria.com
公司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經開區芙蓉路268號合肥創新創業園12棟
2021-7
7月27日上午,按照《博士后管理工作規定》相關要求,省計量院組織召開吳曉燕博士后出站評審會。評審會邀請了省計量院副院長兼合肥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擔任評審組組長,合肥工業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五位專家擔任評委。省計量院于2016年9月經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設立為第七批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吳曉燕博士是省計量院首位與合肥工業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后。自2018年5月入站以來,吳曉燕博士主持了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精度智能化動力電池系統SOC估算方法的研究”和安徽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項目“新能源汽車通用型充換電技術標準體系研究及應用”兩個項目;參與了原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科技計劃項目“動力電池化成分容柜在線校準技術的研究”、安徽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項目“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在線計量監管系統技術研究”、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和推廣應用項目“動力電池化成分容(充放電)柜在線計量測試系統開發”、“動力電池極片涂層均勻性在線計量測試系統開發”和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科技計劃項目“動力電池BMS測試系統校準裝置的研究”及“汽車減速器旋轉力矩控制與測量系統”等6個項目,申請了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發表論文2篇,對省計量院科研工作推進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經評審小組評議,一致認為吳曉燕博士在站期間勤奮刻苦、工作細致、成果豐碩,達到出站要求,同意出站。下一步,省計量院將繼續抓好博士后進站評審、中期考核、出站答辯等評審制度,確保博士后培養質量,促進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項工作順利進行,為省計量院“雙招雙引”項目搭建平臺。
2021-7
近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聯合新加坡衛生科學局(HSA)舉辦了“新冠病毒精準測量和核酸標準物質研制”線上培訓。參加此次培訓的專家和代表超過100人,分別來自亞太地區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計量機構、科研院所和大學。來自英國政府化學家實驗室(LGC)、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韓國標準科學研究院(KRISS)、印度國家實驗室檢測與校準認可委員會(NABL)以及中國計量院的專家圍繞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原理、PCR方法國際標準以及新冠病毒核酸標準物質的研制等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次培訓的成功舉辦將推動亞太地區國家計量院在核酸測量能力方面的建設,更好地發揮計量支撐全球抗疫和應對未來疫情挑戰的重要作用。
2021-7
6月29日,安徽省市場監管局會同華東國家計量測試中心,聯合上海、江蘇、浙江一市兩省市場監管局,在安徽蕪湖組織召開《激光標線儀校準規范》審定會。經過來自長三角地區的審定專家一致同意,由安徽主導起草的《激光標線儀校準規范》成為首批首個通過審定的“滬蘇浙皖”計量技術規范。審定會由安徽省市場監管局計量處主要負責人主持,華東國家計量測試中心辦公室、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市場監管局計量處負責人參加,蕪湖市市場監管局承辦。來自上海市計量院、江蘇省計量院、浙江省計量院、安徽省計量院的5位專家組成審定專家組,其中全國幾何量長度計量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名、委員2名。審定專家組經過認真細致的評審,一致認為該規范符合計量校準規范制定要求,依據相關國家計量技術規范、行業標準及激光標線儀原理特點,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合理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在長三角地區具有適用性。同時,審定專家組還對規范相關內容提出了中肯的修改完善意見,待起草單位修改完善后經審定專家組長復核確認,報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市場監管局批準,由華東國家計量測試中心發布為“滬蘇浙皖”計量技術規范?!都す鈽司€儀校準規范》于2020年9月被華東國家計量測試中心立項公布為長三角地區首批計量技術規范共建互認項目,由蕪湖市計量所主持起草。該批共建互認項目7個,其中共建項目3個、互認項目4個,《激光標線儀校準規范》既是3個共建項目之一,也是安徽獲批立項的2個共建互認項目之一。
2021-7
2021年7月14日,由科技部國家科技評估中心組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劉文清院士等9位專家,對總局組織實施的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項目“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進行綜合驗收。驗收專家組聽取了項目執行情況報告、儀器設備異地測試報告和第三方測試報告,考察了儀器運行情況,并審閱了驗收相關材料,給予了高度評價,一致同意通過驗收?!颁C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項目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李天初院士牽頭承擔。項目攻克了原子冷卻、制備和探測、Ramsey微波腔、超穩微波產生、光纖高保真傳遞時間頻率等關鍵技術,成功研制出銫原子噴泉基準鐘(NIM6)、光纖頻率傳輸儀、銣噴泉標準鐘、銣噴泉鐘工程化樣機等儀器。其中,NIM6頻率不確定度優于5.8E-16,相當于5400萬年不差1秒;光纖頻率傳輸儀,能在1-100km的光纖鏈路上以極高穩定度、高可靠地傳輸頻率信號;銣噴泉標準鐘經基準鐘校準后頻率準確度能夠達到1.9E-15。項目成果為北京衛星導航中心時間頻率系統標準時標的產生、保持、改進和比對提供計量支撐,對建設我國獨立自主、準確可靠的時間頻率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2021-7
近日,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依據計量評價實施細則(NIMCS-12F01:2021),完成膜式燃氣表的測試任務并出具全國首份膜式燃氣表計量評價報告。企業根據該報告獲得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頒發的計量評價(NIM-CS)證書,為全國民用四表領域首份計量評價證書。為落實“放管服”改革措施、“事中事后”監管要求、滿足計量器具測評市場需求以及市場監管需求,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牽頭,依托中國OIML證書發證機構(OIML-CS)質量框架體系,首次建立計量器具計量評價證書體系(NIM-CS)。該體系依據相關國際標準、國際建議、國家標準和國家規范等,對測量儀器、測量裝置、測量系統進行全方位計量測試評價,嚴格把關各個環節,旨在打造高端權威的計量評價體系和品牌。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是國家燃氣表型式評價實驗室,主持及參與起草膜式燃氣表型式評價大綱和國家標準,為計量器具計量評價證書體系的測試機構。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通過該體系,為在有效期內的評價證書提供證后監督,為探索計量器具型式批準制度改革貢獻計量智慧。浙江省是燃氣計量儀表制造大省,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作為全省最高計量技術機構,高水平的計量技術引領可以增加高端計量服務供給和產品供給,支持計量器具產業和計量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計量器具供給體系對客戶使用需求的適配性,暢通國內計量器具生產消費大循環。
2021-7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近期,輿情反映部分網絡交易平臺存在買賣假冒檢驗檢測報告等違法行為,嚴重擾亂檢驗檢測市場秩序。為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打擊違法行為、維護消費者權益,市場監管總局決定自7月中旬到9月中旬開展打擊網售假冒檢驗檢測報告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重點任務(一)嚴厲打擊網售假冒檢驗檢測報告違法行為。對網絡交易平臺買賣假冒檢驗檢測報告違法活動開展監測與專項檢查,對涉嫌冒用檢驗檢測機構資質、參與買賣偽造或者變造檢驗檢測報告的平臺企業、經營者、檢驗檢測機構及個人等一查到底、嚴厲打擊,依照《電子商務法》《產品質量法》《食品安全法》等追究法律責任,堅決懲治亂象,維護市場秩序。對出具虛假或者不實檢驗檢測報告的相關檢驗檢測機構,加大處罰力度,依法吊銷其檢驗檢測資質。(二)壓實網絡交易平臺審核責任。督促網絡交易平臺落實平臺內經營者主體資質資格審核和信息公示義務,指導平臺強化實施資質資格審核、信息檢查監控,要求網絡交易平臺內經營者必須提供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CMA)、實驗室認可證書(CNAS)或者取得明確委托授權后方能在平臺上提供檢驗檢測相關服務,并對CMA、CNAS等相關信息進行公示。(三)清理整頓虛假廣告宣傳信息。對網絡交易平臺出現的“不送樣檢測”“檢驗檢測包過”“一天出報告”“急速出報告”“不過全額退款”等涉嫌虛假廣告宣傳的信息進行清理整頓,依照《反不正當競爭法》《廣告法》等法律法規追究法律責任。(四)落實檢驗檢測機構主體責任。督促檢驗檢測機構規范在網絡交易平臺上的相關檢驗檢測活動,指導檢驗檢測機構協助打擊假冒機構名稱、資質、報告、印章等違法行為,依法依規維護自身權益。(五)加強政府部門與平臺數據共享。加強政府部門公開查詢信息與網絡交易平臺數據交互貫通,加大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查詢系統、檢驗檢測報告編號查詢系統開放力度,依法共享可公開的檢驗檢測信用信息,推動平臺提高核查管理水平。利用平臺數據補充完善現有信用信息,加強對平臺內失信主體的約束和懲戒。(六)加強責任追究和行刑銜接。對涉嫌偽造或者變造檢驗檢測證明文件、合同詐騙、出具重大失實證明文件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堅決移送公安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對發現存在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公文、證件、證明文件以及涉嫌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印章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指導相關市場主體向公安機關報案處理。二、有關要求(一)提高認識,精心組織。充分認識開展本次專項整治行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強組織領導,認真組織落實,細化工作措施,嚴格督促平臺企業整改到位;堅持標本兼治,建立健全長效治理機制,確保專項整治行動取得實效。(二)全面排查,依法查處。采取網絡監測、重點檢查、問題核查等方式,全面梳理轄區內網絡交易平臺情況,深入排查重點任務事項,依法依規嚴厲查處相關問題。(三)廣泛宣傳,形成震懾。大力宣傳專項整治行動開展情況,及時曝光典型案例,強化警示教育,進一步引導網絡交易平臺、平臺內經營者、檢驗檢測機構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四)認真總結,及時報送。認真總結本地區工作,梳理專項整治行動開展情況,及時報送典型案例。請于2021年8月31日前、9月30日前將專項行動開展情況及《專項整治行動情況匯總表》報市場監管總局認可檢測司。
Anhui Huafang Metrology Technology Co., Ltd.
微信二維碼